国产高清久久/日本乱妇高清免费/久久青草大蕉/一级a性色生活片久久毛片 - 国产偷情自拍

首頁 > 公司動態 > 選擇固定液的原則是什么?

選擇固定液的原則是什么?

時間: 2019-02-24 來源:西安斯坦利化學商城1

選擇固定液的原則是什么?根據色譜儀被分離試樣樣品組分及固定液分子間的相互作用關系,固定液的選擇一般會根據所謂的相似性原則,即固定液的性質與被分離試樣樣品組分之間的某些相似性,如官能團和極性及化學鍵等某些化學性質等。

 

性質相似時兩種分子間的作用力就比較強,被分離試樣樣品組分在固定液中的溶解度就比較大,分配系數也就比較大,因而保留時間就會比較長。反之溶解度小則分配系數小,因而其能夠很快流出色譜柱。

 

氣相色譜儀處理混合固定液的方法有三種:

 

1、分別涂漬在擔體上后再混合;

2、把固定液混合后再涂漬,注意所使用的固定液都應該溶解在同一個溶劑里;

3、分別涂漬再分別按比例長短裝填入色譜柱,最后再將其串接起來。上述三種處理方法的結果基本相同,但是對于特殊的分離也會有差異。

 

選擇固定液最基本的原則,利用這些基本原則可以減少試驗量,節約時間和精力:

 

1.相似相溶原則

 

這一原則是人們研究物質溶解過程時總結出來的規律,即溶質和溶劑在極性、官能團和化學性質等相似時,可以相互溶解。在研究氣相色譜固定液和被分離物質之間的作用時,也應用了這一原理,即被分離物質和固定液的極性、結構、官能團相似時,二者的作用力強,保留時間就長。在分離同類型的混合物時只要他們的沸點有差別,使用和樣品相同類型的固定液就可以得到良好的分離。

 

但是該原則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效的,幾不能不考慮具體情況一概使用“極性混合物用極性固定液進行分離,非極性混合物用非極性固定液進行分離”的規律。例如分離苯和環己烷時使用非極性固定液反而不好,而使用極性固定液就可以把二者分開。一般來說,在同系物或相同官能團的混合物組分在沸點上有差別時,使用相似相溶原則有效。

 

2.固定液和被分離物分子間的特殊作用力

 

所謂特殊作用力是指除色散以外的幾種作用力,利用固定液和被分離物分子之間的特殊作用力是選擇固定液十分重要的原則。

 

(1)利用固定液的誘導力

如果難分離物質對中,一個是難極化的非極性化合物,而另一個是易極化的非極性化合物,二者沸點又相近,這時候不能利用沸點差別進行分離,而要用極性強的固定液分離它們。強極性固定液可以是易極化的非極性化合物產生誘導力,從而增強它們之間的作用力,是保留時間加長,這樣一來就可以把二者分離開。例如在非極性固定液上苯和環己烷不能分離,而在β,β-氧二丙腈上卻可以十分容易的分離。

 

(2)利用固定液的氫鍵力

氫鍵力在氣相色譜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利用氫鍵力的差別選擇固定液十分有效。例如二甲胺和三甲胺的分離就是*氫鍵力的不同,二甲胺為仲胺,在氮原子上留有一個活潑氫原子,有給質子的能力,也就是說二甲胺分子上的氮可以受質子,氮上的氫可以給質子,遇到氫鍵型固定液就有雙重的作用力;而三甲胺分子上的氮沒有氫,只是氮原子可以受質子,它和氫鍵型固定液的作用力不如二甲胺,因而保留時間就低于二甲胺。二甲胺和三甲胺在甘油固定液上可以得到很好的分離。。二甲胺和三甲胺在甘油固定液上可以得到很好的分離。

 

(3)利用固定液的受質子力

有一些固定液,如鄰苯二甲酸二酯類,它們具有受質子能力較強的特點,對于一些給質子力強的化合物有較強的保留能力。如在DNP上氟里昂F23和F13可以分開,而在非極性DC-703固定液上不能分離。

 

(4)利用固定液的給質子力

給質子力強的固定液,容易和受質子的化合物形成氫鍵,例如用QF-1固定液分離沸點相近的甲乙酮和乙醇,由于QF-1和甲乙酮的羰基有很強的作用力,乙醇在甲乙酮之后出峰。

 

(5)利用形成超分子的固定液

超分子化學(supramolecular chemistry)的概念是:“超出單個分子的化學”,“按照需要形狀設計出的分子進行分子間相互作用的化學”。因而超分子化學對研究色譜的分離的機理以及設計特殊選擇性分離介質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分子與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特別是由于主客體分子之間的選擇性很強的相互作用是超分子化學的核心,這一點也正是色譜分離問題的關鍵所在。所以色譜科學和超分子化學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固定液的選擇可以充分利用它。

 

3.利用混合固定液

在分離三種以上組分的混合物時,常常發現這樣的現象,即在某一種固定液上有一對物質分離不開,而在另一種固定液上這一對物質可以分離,但又有另外一對物質重疊,但是如果把這兩種固定液以某一比例混合起來組成混合固定液,就可以使上述兩個物質對都可以分離開。這就是利用混合固定液的作用。對許多常規固定液來說,它們的保留性能有線性加和性。

 

4.利用協同效應選擇固定液

 

(1)什么是協同效應

Kuhn于1992年在毛細管電泳中發現了協同效應,他們用18-冠-6-四羧酸和α-環糊精組成的混合手性添加劑,分離度遠大于使用單獨的手性添加劑。在此情況下力格化合物在不同比例的混合固定液上的相對保留值(α)是向上彎曲或向下彎曲的曲線。向上彎曲是正協同效應,向下彎曲是負協同效應。

 

(2)在氣相色譜中混合固定液的典型協同效應

用全戊基β-環糊精(ppβ-CD)與AgNO3(聚乙二醇400作溶劑)組成混合固定液,分離二甲苯異構體,在ppβ-CD為2/3,AgNO3為1/3的混合比例時,二者的α值最大,比在單獨固定液柱上的α值都要大。

 

(3)產生協同效應的固定液

側鏈冠醚聚硅氧烷和環糊精

杯環芳烴和環糊精

液晶和冠醚

環糊精和過渡金屬化合物

分享到:
共執行 456 個查詢,用時 0.131125 秒,在線 719 人,Gzip 已禁用,占用內存 5.326 MB

3秒提交 - 5秒響應 - 3分鐘完成需求確認

找專業化工商城,就是這么簡單

?:029-87422640Tel:17791873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