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10點化學常識,知道其中3點算你厲害!化學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日常生活中的化學常識,下面小編就為您一一道來:
1.醫用消毒酒精的濃度是:75%。
2.醫院輸液常用的生理鹽水,所含氯化鈉與血液中含氯化鈉的濃度大體上相等。生理鹽水中NaCl的質量分數是:0.9%。猜你喜歡:鞭炮里的化學知識?
3.發令槍中的“火藥紙”(火子)打響后,產生的白煙是:五氧化二磷。
4.萘衛生球放在衣柜里變小,這是因為:萘在室溫下緩緩升華。
5.人被蚊子叮咬后皮膚發癢或紅腫,簡單的處理方法是:擦稀氨水或碳酸氫鈉溶液。
6.因為某氣體A在大氣層中過量累積,使地球紅外輻射不能透過大氣,從而造成大氣溫度升高,產生了“溫室效應”。氣體A為:二氧化碳。
7.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者其他形式的大氣降水。酸雨是大氣污染的一種表現。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燃燒燃料放出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造成的。
8.醫院放射科檢查食道、胃等部位疾病時,常用“鋇餐”造影法。用作“鋇餐”的物質是:硫酸鋇。
9.我國世界聞名的制堿專家侯德榜先生,在1942年發明了侯氏制堿法。所制得的堿除用在工業上之外,日常生活中油條、饅頭里也加入一定量這種堿。這種堿的化學名稱是:碳酸鈉。
10.液化石油氣早已進入家庭。它的主要成分是:丙烷和丁烷。
以上生活中的10點化學常識,知道其中3點算你厲害!不知道您看完記住了幾點呢!
上一篇:如何分類生活中的化學品?
下一篇:鞭炮里的化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