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活性劑(surfactant),是指是能使目標溶液表面張力顯著下降的物質。具有固定的親水親油基團,在溶液的表面能定向排列。
表面活性劑的分子結構具有兩性:一端為親水基團,另一端為疏水基團;親水基團常為極性基團,如羧酸、磺酸、硫酸、氨基或胺基及其鹽,羥基、酰胺基、醚鍵等也可作為極性親水基團;而疏水基團常為非極性烴鏈,如8個碳原子以上烴鏈。
表面活性劑分為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包括陽離子表面活性劑與陰離子表面活性劑)、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兩性表面活性劑、復配表面活性劑、其他表面活性劑等。表面活性劑的概念是什么呢?小編為您解答:
1、表面活性劑:指那些具有很強表面活性、能使液體的表面張力顯著下降的物質。
2、表面張力:使液體表面分子向內收縮至最小面積的這種力。
3、非極性烴鏈:8個碳原子以上烴鏈。
4、極性基團:羧酸、磺酸、硫酸、氨基或胺基及其鹽,也可是羥基、酰胺基、醚鍵等。
5、表面活性劑的HLB值應用范圍
HLB<=3:可作為消泡劑;HLB=3~8:可作為W/O型乳化劑;HLB=7~9:可作為潤濕劑;HLB=8~18:可作為O/W型乳化劑;HLB=15以上:可作為增溶劑。
6、乳化劑:HLB=3~8,可作為W/O型乳化劑;HLB=8~16,可作為O/W型乳化劑。
7、潤濕劑:HLB=7~9,可作為潤濕劑。
8、起泡劑:起泡劑通常具有較強的親水性和較高的HLB值。
9、消泡劑:在產生穩定泡沫的情況下,加入一些HLB值為1~3的親油性較強的表面活性劑,可使泡沫破壞。
10、去污劑:最適HLB值一般在13~16,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去污最強,其次為陰離子表面活性劑。
11、消毒劑和殺菌劑:大多數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和兩性離子表面活性劑都可用作消毒劑,少數陰離子表面活性劑也有類似作用?抑菌劑或其他抗菌劑在表面活性劑溶液中易被增溶而降低其活性,需增加用量才能達到原來相同的抑菌效果。
12、表面活性劑毒性大小:一般是陽離子型>陰離子型>非離子型。
13、表面活性劑的復配:適當的復配體系在增溶、乳化、起泡等性能方面優于單一表面活性劑體系,不適當的配伍將破壞表面活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