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酸化全球趨勢的罪魁禍首:二氧化碳?
隨著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更多的二氧化碳被吸收進海水中。結果,隨著時間的推移,世界海洋的酸性越來越強,從而影響海洋生物和生態系統。現在,研究人員發現,淡水中也發生了類似的事情。
研究發現,隨著二氧化碳分壓增加,一些淡水生態系統也變得更酸。實驗室研究也顯示,淡水二氧化碳分壓的增加會對至少一種關鍵物種造成不利影響,使它們無法感知和保護自己免受捕食者的傷害。這些發現表明,不斷增加的二氧化碳水平可能對淡水生態系統產生廣泛影響。
德國波鴻魯爾大學的Linda Weiss說:“海洋酸化通常被稱為氣候變化的孿生兄弟,目前許多研究描述了二氧化碳濃度上升對海洋生態系統造成的巨大影響。然而,淡水生態系統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視了。我們的數據顯示了二氧化碳帶來的另一個問題:淡水酸化。”
大量海洋酸化研究表明,海洋食物鏈、營養循環、整體生產力和生物多樣性都會受影響。然而,雖然科學家認為淡水內二氧化碳含量也會有所增加,但一直缺乏數據支持。
為此,Weiss和同事對德國4個淡水水庫進行了調查。他們分析了1981年到2015年的數據,證實了二氧化碳分壓在持續增加。就像在海洋中一樣,這種增加與pH值的降低有關(增加了酸性)。事實上,數據顯示淡水的酸化速度要快于海洋。
為弄清該情況對淡水生物的影響,研究人員將注意力集中在一種淡水甲殼類動物身上(水蚤)。水蚤是許多湖泊、池塘和水庫中的主要物種,也是許多更大型動物的食物來源。
當水蚤感知到捕食者的存在時,它們會通過產生頭盔和尖刺使捕食者難以進食。研究發現,二氧化碳濃度上升阻礙了水蚤的這些保護能力。下一步,研究人員計劃收集更多數據,以分析淡水酸化的全球趨勢。
上一篇:即便保安全也要常“敲打”
下一篇:二氧化碳或變身高附加值化學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