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硝酸生產廠家)硝酸是怎么被發現的?
關于硝酸的發現,一般能看到的說法是:相傳公元八世紀,阿拉伯煉金術士賈比爾·伊本·哈揚(Jabir ibn Hayyan)在干餾硝石的時候發現并制得了硝酸,這是人類關于硝酸.早的記錄。
現在一些學者認為說這屬于“歐洲中心論”產物,因為歐洲煉金術是從阿拉伯傳來的,他們知道的.早的資料自然是阿拉伯人的。而且賈比爾是否是真實存在的,賈比爾是真的生活在八世紀還是后人故意往前提到八世紀的都有爭議,所以這個說法不一定正確。題主問“硝酸是怎么被發現的?”這就先要聊一聊古人是怎么發現一些“人造物質”的制備方法的。一些學者根據考古證據認為古人發現礦石能冶煉出金屬是因為他們喜歡收集好看的石頭,然后放在火上燒以此祭祀祖先。
銅、鉛、汞可能都是這樣發現的,但是我國古人吧,對黑黑灰灰的“雜質”不感興趣,比如我國古人很晚才發現硫和汞研磨會得到黑色的硫化汞。這也導致現在的很多學者重復實驗的時候發現按古人的方法可以制備一些東西,但古人就是沒發現,比如砷單質。見毒物科普:砒霜和砷 中國和印度的古人很早就能制造青銅器,也掌握很多金屬的冶煉,可想而知中印兩國學者或多或少地不認同賈比爾發現硝酸的說法,對硝酸或者說無機酸的發現有著自己的見解。可惜古人不知道強酸的化學式,也不可能直接寫“這是有腐蝕性的刺激氣味液體”,所以中印兩國學者基本思路都是“能溶解黃金的液體→利用了王水類似的原理→可能有硝酸”。
我國的一些學者堅持認為煉金術是唐朝甚至更早期的中國-阿拉伯地區交流中傳入阿拉伯的,煉金術/化學源于中國,因為阿拉伯煉金術和我國煉丹術在很多地方有相似之處。(這也不是什么普遍接受的說法)所以結合前面介紹的“新物質發現套路”,一個合理的猜測是我國古人灼燒硫酸鹽礦物,收集三氧化硫后將其與水反應得到硝酸,在從硫酸制備鹽酸硝酸。這個知識再通過絲路傳到阿拉伯……這自然是學過現代化學的人的腦補。
(西安硝酸生產廠家)硝酸是怎么被發現的? 即使是支持阿拉伯煉金術來自中國的學者也不得不承認,中國古人似乎對氣體氣味不是不關心,導致錯過了發現三強酸的機會。比如另一個回答也提到的“狐剛子”其實是偶然的記錄,沒有后續。<img 李曉岑. 中國金丹術為什么沒有取得更大的化學成就──中國金丹術和阿拉伯煉金術的比較. 自然辯證法通訊, 1996.那么“溶解黃金的液體→利用了王水類似的原理→可能有硝酸”的線索有嗎?多的是。我國古代有很多關于制作“液金”的文獻,就是嘗試用各種東西溶解金
因為金基本只有王水能溶解,所以很對時候把古代文獻中的“溶金”直接歸為主要利用了王水的類似物。后來孟乃昌通過實驗證明硝石+醋酸+氯化物的體系溶不了金,可能還需要三價鐵什么的幫助。不過,也有認為是主要是利用氰化物的。出現這種爭議主要因為不能確定 中的名稱對應的物質到底是什么。我覺得更能確定是利用類似“王水體系”物質的案例是溶解朱砂
朱晟, 季鴻昆. 中國制取無機酸的歷史回顧. 中國科技史料, 1992, 13(2):6.現在一些資料為了防止被指責是“歐洲中心論”產物會把印度的說法列出來。至于硝酸之后的歷史可以參考引用的那篇英文文獻:SOME NOTES ON THE EARLY HISTORY OF NITRIC ACID: 1300 – 1700。參考:中國古代化學天貓¥11.40去購買“中國古人不重視氣體”的說法和朋友討論過,一是排水集氣法確實意義重大,二是阿拉伯人、歐洲人是真的喜歡大場面,中世紀歐洲煉金術士有把噴出紅棕色二氧化氮這事用隱語記成“出現紅龍”,歐洲貴族喜歡看“爆炸魔術”。
(西安硝酸生產廠家)硝酸是怎么被發現的? 而另一方面,中國這邊煉丹時間很長,加熱個幾十天都不算長,而且喜歡雇傭“童子”煉丹,就像現在流行的實驗外包一樣,只看產品,不關心過程,即使過程中出現了刺激性氣味、有顏色的氣體也少有注意,更不會收集。至于陶弘景的“以火燒之,紫青煙起,云是真硝石(硝酸鉀)也”,其實也沒有推廣開。就和狐剛子、《三十六水法》中記載的“疑似無機強酸”一樣,是孤例。《中國古代化學》在.右,比很多師范用的化學史好看多了。本回答一些觀點出自這排書,忘記具體哪一本了,因為古代化學史內容少,相互借鑒的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