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微鏡的結構
2.顯微鏡的使用步驟
(1)取鏡和安放:右手握住鏡臂,左手托住鏡座,鏡筒向前,鏡臂向后,把顯微鏡放在實驗臺距邊緣7厘米處,略偏左。安裝好目鏡和物鏡。
(2)對光: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轉動粗準焦螺旋,使物鏡前端與載物臺保持2厘米距離。轉動遮光器,使最大的光圈對準通光孔。左眼注視目鏡(右眼要睜開),轉動反光鏡,通過目鏡可看到明亮的視野。
(3)放置玻片標本:把所要觀察的玻片標本放在載物臺上,用壓片夾壓住,標本要正對通光孔的中心。
(4)調節距離: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下降,直到物鏡接近玻片標本為止。左眼注視目鏡,逆時針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上升,直到看清物像為止。
(5)觀察:略微轉動細準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移動玻片標本至視野中央,再轉換高倍鏡進行觀察。
(6)清潔收鏡:實驗完畢,把顯微鏡的外表擦拭干凈;使用擦鏡紙擦拭目鏡和物鏡;轉動轉換器,把兩個物鏡偏到兩旁,并將鏡筒緩緩下降到最低處。
3.注意問題
(1)用顯微鏡觀察的材料必須是薄而透明的。
(2)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物鏡的放大倍數×目鏡的放大倍數;目鏡長度與放大倍數成“反比”,物鏡長度與放大倍數成“正比”。
(3)顯微鏡下看到的物像是倒像,玻片的移動方向和視野中物像的移動方向相反。向右移動玻片標本,物像向左移動。
(4)由低倍鏡換高倍鏡后,看到的物像變大,視野范圍變小,細胞數目變少,視野變暗。光線強時,可用小光圈和平面鏡,光線弱時,可用大光圈和凹面鏡。
(5)辨別污物存在部位:轉動目鏡,污點動,則污點在目鏡上;移動玻片標本,污點動,則污點在玻片標本上;轉動目鏡、移動標本,污點都不動,則在物鏡上。
(6)順時針轉動粗(細)準焦螺旋,鏡筒下降;反之則上升。
(7)轉動粗準焦螺旋下降鏡筒時,眼睛應從側面注視物鏡,以避免物鏡與玻片標本相撞,防止玻片標本損壞和劃壞物鏡鏡頭。
上一篇:陜西顯微鏡使用注意事項
下一篇:如何選擇一款好的加熱磁力攪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