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高清久久/日本乱妇高清免费/久久青草大蕉/一级a性色生活片久久毛片 - 国产偷情自拍

首頁 > 行業聚焦 > 植物新發現:亞硝基化酶??

植物新發現:亞硝基化酶??

時間: 2020-04-26 來源:西安斯坦利化學商城1

植物新發現:亞硝基化酶?一氧化氮(NO)對靶蛋白特異半胱氨酸殘基進行修飾是其生物學功能的主要方式之一,與其它蛋白質不同,亞硝基化修飾曾被認為是一個非酶促反應,其特異性主要決定于NO的局部濃度和靶蛋白的結構。

 

近年來的研究發現S-亞硝基化修飾選擇性的一種新機制,即一類蛋白可以將其攜帶的NO基團傳遞至另一個蛋白,導致后者的亞硝基化修飾,這一過程被稱為轉亞硝基化修飾,而介導轉亞硝基化的蛋白被稱為轉亞硝基化酶。目前,在動物和大腸桿菌已經發現了數個結構迥異的轉亞硝基化酶。在植物中,尚未發現轉亞硝基化酶。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植物基因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組最近發現了植物特異的轉亞硝基化酶。NO的主要生物學活性形式是亞硝基谷胱甘肽,可被高度保守的GSNO還原酶不可逆分解。

 

 植物新發現:亞硝基化酶?通過遺傳篩選,研究團隊獲得了擬南芥突變體的抑制子突變ROG1。除抑制突變體的表型外,對NO的敏感性顯著降低,表明ROG1是調控NO信號通路的一個重要組分。分子遺傳學和生物化學研究發現ROG1編碼一個轉亞硝基化酶,其底物之一為GSNOR1本身。ROG1介導GSNOR1的亞硝基化修飾導致其通過自噬途徑被降解,從而形成一個正反饋環調控NO信號通路。

 

令人吃驚的是ROG1即為過氧化氫酶。轉亞硝基化酶僅具有很低的過氧化氫酶活性;與之相反,其同源蛋白CAT2具有很高的過氧化氫酶活性但很低的轉亞硝基化酶活性。

 

將ROG1的Cys-343替換為Thr后,其轉亞硝基化酶活性顯著降低,而過氧化氫酶活性升高。對水稻ROG1-like蛋白和CAT2-like蛋白的特異性酶活分析得出相似結論,表明這是植物中一種高度保守的機制。

分享到:
共執行 456 個查詢,用時 0.123843 秒,在線 72 人,Gzip 已禁用,占用內存 5.287 MB

3秒提交 - 5秒響應 - 3分鐘完成需求確認

找專業化工商城,就是這么簡單

?:029-87422640Tel:17791873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