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指示劑是化學試劑中的一類。在一定介質條件下,其顏色能發生變化 、能產生混濁或沉淀,以及有熒光現象等。常用它檢驗溶液的酸堿性;滴定分析中用來指示滴定終點;環境檢測中檢驗有害物。一般分為酸堿指示劑、氧化還原指示劑、金屬指示劑、吸附指示劑等。
用以指示滴定終點的試劑。在各類滴定過程中,隨著滴定劑的加入,被滴定物質和滴定劑的濃度都在不斷變化,在等當點附近,離子濃度會發生較大變化,能夠對 這種離子濃度變化作出顯示(如改變溶液顏色,生成沉淀等)的試劑就叫指示劑。如果滴定劑或被滴定物質是有色的,它們本身就具有指示劑的作用,如高錳酸鉀。
分類
1、酸堿指示劑。指示溶液中H+濃度的變化,是一種有機弱酸或有機弱堿,其酸性和堿性具有不同的顏色。指示劑酸HIn在溶液中的 離解常數Ka=[H+][In-]/[HIn],即溶液的顏色決定于[In-]/[HIn],而[In-]/[HIn]又決定于[H+]。以甲基橙 (Ka=10-3.4)為例,溶液的pH<3.1時,呈酸性,具紅色;pH>4.4時,呈堿性,具黃色;而在pH3.1~4.4,則出現紅黃 的混合色橙色,稱之為指示劑的變色范圍。不同的酸堿指示劑有不同的變色范圍。
2、金屬指示劑。絡合滴定法所用的指示劑,大多是染料,它在一定pH下能與金屬離子絡合呈現一種與游離指示劑完全不同的顏色而指示終點。
3、氧化還原指示劑。為氧化劑或還原劑,它的氧化形與還原形具有不同的顏色 ,在滴定中被氧化(或還原)時,即變色,指示出溶液電位的變化。
4、沉淀滴定指示劑。主要是Ag+與鹵素離子的滴定,以鉻酸鉀、鐵銨礬或熒光黃作指示劑。
變色范圍
在實際工作中,肉眼是難以準確地觀察出指示劑變色點顏色的微小的改變。人們目測酸堿指示劑從一種顏色變為另一種顏色的過程, 只能在一定的pH變化范圍內才能發生,即只有當一種顏色相當于另一種顏色濃度的十倍時才能勉強辨認其顏色的變化。在這種顏色變化的同時,介質 的pH值則 由一個值變到另一個值。當溶液的pH值大于pKHIn時, [In-]將大于[HIn]且當[In-]/[HIn]=10時,溶液將完全呈現堿色成分的顏 色,而酸色被遮蓋了,這時溶液的 pH=pKHIn + 1。同理,當溶液的pH值小于pKHIn時, [In-]將小于[HIn]且當 [In-]/[HIn]=1/10時,溶液將完全呈現酸色成分的顏色,而堿色被遮蓋了,這時溶液的 pH=pKHIn - 1。
可見 溶液的顏色是在從pH=pKHIn - 1到 pH=pKHIn + 1的范圍內變化的,這個范圍稱為指示劑的變色范圍即變色域。在變色范圍內,當溶液的 pH值改變時,堿色成分和酸色成分的比值隨之改變,指示劑的顏色也發生改變。超出這個范圍,如pH≥pKHIn + 1時,看到的只是堿色;而在 pH≤pKHIn - 1時,則看到的只是酸色。因此指示劑的變色范圍約2個pH單位。由于人的視覺對各種顏色的敏感程度不同,加上在變色域內指示劑呈現 混合色,兩種顏色互相影響觀察,所以實際觀察結果與理論值有差別,大多數指示劑的變色范圍小于2個PH單位。
西安指示劑銷售,請聯系我們,周總:17791873183 電話:029-87422640。
上一篇:陜西疫情期間如何正確消毒?